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部世界有了自己的认识,有了自己心的见解他们想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感受。但是因为年龄小学识内有有限,孩子可能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但是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作品,确是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当然各位妈妈们如果我们想真正地了解孩子的内心那么孩子的画,就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表达方式,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形式。线条、色彩、图形、人物、环境、布局,显示着孩子的性格、气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当时的情绪特征等等。
线条与心理
线条的清晰、力度适中:表明孩子的情绪稳定。如果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那么就有一点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可是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且具有攻击性,发泄愤怒。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然而自闭症儿童很喜欢画重复的东西,比如不断的圆或迷宫。
色彩与心理
6岁前用红色正常,6岁后过度频繁使用,有暴力倾向,对感情自控力差。5岁前偏好蓝色表示有分寸,6岁后大量使用表示适应力好,但过度使用,表示孩子过于自我约束。偏爱暖色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偏爱冷色安静、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属于易怒型,缺乏耐性。喜欢灰色调的颜色、被动、含蓄、焦虑、多愁善感。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容易浮躁。只用一两种颜色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战。
人物与心理
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越多,表明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孩子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喜欢听家长罗嗦;画大耳朵,如果不是卡通形象,那么可能孩子比较敏感;愤怒的孩子,经常会在画中画出夸张的牙齿,说明有情绪、言语攻击性。眼睛画得太大的人,比较敏感、多疑、偏执;画睫毛的人,对美比较关注;不画瞳孔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腿画的长长的,说明孩子渴望独立。脚,代表人的活动力,分得越开活动力越强;反之则比较拘谨,不善与人交往;如果画出非常大的脚,说明孩子感觉有压力,有安全的需求。
图形与心理
(1)喜欢画三角形的孩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比较强,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发脾气这类孩子通常喜欢数学。
(2)喜欢画圆形的孩子;凡事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善于掌控时间、合理安排、喜欢按照事先的准备行事,他们多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很丰富的想象力。
(3)喜欢画折线的孩子;分析能力比较强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但容易陷入相对紧张的状态之中,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让父母难以捉摸。
(4)喜欢画连环图案的孩子;性格比较仁义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着想,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适应能力很强,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很快地融人其中。
(5)喜欢在小格子中画上交错混乱线条的孩子、有恒心有毅力做什么事情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6)喜欢画波浪形曲线的孩子;个性随和、富于弹性、适应能力强。善于自我安慰遇事愿意往好的方面想。
(7)喜欢画不规则曲线和圆形图形的孩子;心胸比较开阔心态比较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有点玩世不恭。
(8)喜欢画平行线的孩子;可能处于因感到不公而沮丧的状态中,平行线反映了孩子渴望公平的心态家长需要及时注意并与孩子沟通。
(9)喜欢涂写对称图形的孩子;做事比较小心谨慎遵循一定的计划和规则。
(10)喜欢画有趣的线条、圆圈和其他图形的孩子:富有创造力,对于未知的领域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并打算进行尝试,每一种新想法都会令他们兴奋。
(11)喜欢画各种不同面孔的孩子;这种情况多是借画画的过程发泄自己内心的某种情绪。喜欢画一张笑脸的孩子是知足常乐者;喜欢画皱着眉头的脸则恰恰相反。面孔的表情可能就是孩子内心的感受。
布局与心理
居中;自我意识比较强; 偏左;留恋过去; 偏右;憧憬未来; 偏上;喜欢幻想; 偏下;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 画在角落;可能有心理压抑。
一般孩子对画面的创作会有这种意识的存在,但也不能完全肯定孩子的内心就是这样的,那么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不断的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孩子平时孩子提出我们认为比较奇怪的问题。当然绘画不但能让我们猜测揣摩孩子的内心 也是孩子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表达和发泄。
公交线路二:乘107 51 33 66 216 209 17 1 59 55 26 12 27 26 30 103 40 至石塔寺站下,沿淮海路往北步行四百米至美食街老妈米线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