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二级建造师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本文将主要针对二级建造师考试科目《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的一般要求:
(1)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0m的较完整风化基岩,可直接喷射素混凝土。喷射前应定距离埋设钢筋,以露出岩面的长度作为喷射厚度的标志。
(2)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开挖基坑时,各层锚杆要求进入稳定层的长度和间距、钢筋直径或钢绞线束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3)应按设计要求逐层开挖,逐层加固。
(4)坑壁上有明显出水点处,应设置导管排水。
(5)喷射完成后,检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和强度,其值均不得小于设计要求。锚杆的平均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最小抗拔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混凝土喷射表面应平顺,钢筋和锚杆不外露。
2.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时,对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有哪些要求?
答:对原材料的要求是:
(1)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用矿渣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
(2)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
(3)应采用坚硬耐久的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
(4)喷射混凝土用的集料级配应按有关规范*规定控制。
(5)应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外加剂。
(6)喷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掺加速凝剂前,应做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结效果试验,初凝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
(7)需采用外掺料时,掺量应由试验确定;加外掺料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8)喷射混凝土用水应符合规范规定。
3.网喷混凝土加固基坑壁施工时,对混合料的配合比有哪些要求?
答:对混合料配合比的要求是:
(1)干法:水泥:砂石的重量比宜为1:4~1:4.5,水灰比宜为0.4~0.45.
湿法:水泥:砂石的重量比宜为:1:3.5~1:4,水灰比宜为0.42~0.5,砂率宜为50%~60%.
(2)速凝剂和外掺料的掺量应由试验确定,并符合相关标准。
(3)搅拌要求应满足规范*规定。
(4)混合料运输与存放中应防雨、防水、防混入大集料;装入喷射机前应过筛。
(5)干混合料,无速凝剂掺入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h,掺如速凝剂后,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0min.
(6)湿法混合料拌制后,坍落度宜在8~12cm范围内。
4.基坑的支护结构有哪些?
答:基坑支护结构在我国应用较多的有钢板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钻孔灌注桩、挖孔桩、深层搅拌桩、旋喷桩、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支撑、型钢支撑、土层锚杆以及诸如逆筑法、沉井等特种基坑支护新工艺、新方法。
5.基坑围护结构的类型有哪些?
答:基坑的围护结构主要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撑,是稳定基坑的一种施工临时挡墙结构。
维护结构类型可分归纳为以下6种:
6.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变形?并分析其原因。
答:(1)墙体的变形
①墙体水平变形
当基坑开挖较浅,还未设支撑时,不论对刚性墙体(如水泥土搅拌桩墙、旋喷桩桩墙等)还是柔性墙体(如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均表现为墙顶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呈三角形分布。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刚性墙体继续表现为向基坑内的三角形水平位移或平行刚体位移,而一般柔性墙如果设支撑,则表现为墙顶位移不变或逐渐向基坑外移动,墙体腹部向基坑内突出。
②墙体竖向变位
在实际工程中,墙体竖向变位量测往往被忽视,事实上由于基坑开挖土体自重应力的释放,致使墙体有所上升,有工程报道,某围护墙上升达10cm之多。墙体的上升移动给基坑的稳定、地表沉降以及墙体自身的稳定性均带来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对于饱和的极为软弱的地层中的基坑工程,更是如此,当围护墙底下因清孔不净有沉渣时,围护墙在开挖中会下沉,地面也下沉。
(2)基坑底部的隆起
在开挖深度不大时,坑底为弹性隆起,其特征为坑底中部隆起最高。当开挖达到一定深度且基坑较宽时,出现塑性隆起,隆起量也逐渐由中部最大转变为两边大中间小的形式,但对于较窄的基坑或长条形基坑,仍是中间大,两边小分布。
(3)地表沉降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在地层软弱而且墙体的入土深度又不大时,墙底处显示较大的水平位移,墙体旁出现较大的地表沉降。在有较大的入土深度或墙底入土在刚性较大的地层内,墙体的变位类同于梁的变位,此时地表沉降的最大值不是在墙旁,而是位于离墙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7.对围堰的施工有哪些要求?
答:对各类围堰的基本要求是:
(1)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内(到可以撤除围堰时为止)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这里指的施工期是:自排除堰内积水,边排水边挖除堰内基坑土(石)方,砌筑墩台基础及墩身(高出施工水位或堰顶高程)。基础应尽量安排在枯水期内施工,这样,围堰高度可降低,断面可减小,挖基时排水工作量也可减少。
(2)围堰外形设计时应考虑水深及河底断面被压缩后,流速增大而引起水流对围堰、河床的集中冲刷及航道影响等因素。
(3)围堰内平面尺寸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当基坑为渗水的土质时,坑底尺寸应根据排水要求(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网等)和基础模板设计所需基坑大小而定,一般基底应比基础的平面尺寸增宽0.5~1.0m.
(4)围堰结构和断面应满足堰身强度、稳定和防水要求。
8.对土围堰的施工有哪些要求?
答:对土围堰的施工要求
(1)堰顶宽度可为1~2m.当采用机械挖掘时,应视机械的种类确定,但不宜小于3m.堰外边坡迎水流冲刷的一侧,边坡坡度宜为1:2~1:3,背水冲刷的一侧的边坡坡度可在1:2之内,堰内边坡宜为1:1~1:1.5,内坡脚与基坑的距离根据河床土质及基坑开挖深度而定,但不得小于1m.
(2)筑堰材料宜用黏性土或砂夹黏土;填出水面之后应进行夯实。填土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
(3)在筑堰之前,必须将堰底下河床底的树根、淤泥、石块及杂物清除干净。
(4)因筑堰引起流速增大使堰外坡面有受冲刷的危险时,可在外坡面用草皮、柴排、片石、草袋或土工织物等加以防护。
9.各种围堰的适用范围?
答:各种围堰的适用范围
10.装配式水池缠绕预应力钢丝施工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壁板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才允许缠丝。
(2)缠丝应从池壁顶向下进行,第一圈距池顶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宜大于50cm,如缠丝不能按设计要求达到的部位时,可与设计人洽商采取加密钢丝的措施。缠丝时严格控制钢丝间距、缠到锚固槽时,用锚具锚定。
(3)每缠一盘钢丝测定一次应力值,以便及时调整牵制的松紧,保证质量,并按规定格式填写记录。
(4)钢丝需作搭接时,应使用18~20#钢丝密排绑扎牢固,搭接长度不小于25cm.
(5)对已缠纲丝,要切实保护,严防被污染和重物撞击。
11.简述地表水的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答:地表水中大多含有大量悬浮物、胶体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使水变得浑浊,而且它们还能够粘附很多细菌和病毒。因此,悬浮物和胶体是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源时水处理中主要的去除对象。
混凝、沉淀和过滤通常被称作澄清工艺,因此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源时水的常规处理工艺也可以分为澄清和消毒两部分。
原水进入给水处理厂后,先加入混凝剂,使其与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形成较大的絮状颗粒,然后经过沉淀池沉淀,使其中较重的絮体沉淀去除,这时水中还含有一些较轻的絮体,它们随水流进入滤池,过滤去除。完善而有效的混凝、沉淀和过滤过程,能够有效地降低水的浊度,能够去除水中绝大部分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而且还可以部分去除水中某些有机物、细菌及病毒等。经过过滤的水,必须投加消毒剂来杀灭致病微生物,出水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
12.简述高浊度地表水处理工艺流程答: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澄清工艺系统还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某些处理构筑物。当原水的浊度很高时,往往需要在混凝前设置初沉池或沉砂池。
13.简述低浊度地表水处理工艺流程。
答:当原水浊度很低时,可以省去沉淀构筑物,将原水加入混凝剂,然后直接过滤,如图2K311231-3但是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14.简述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时的处理工艺流程。
答:当地下水中铁、锰的含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时,需要采用自然氧化法和接触法等方法去除铁、锰。前者通常设置曝气装置、氧化反应池和砂滤池。
后者通常设置曝气装置和接触化滤池,一般选择一段处理,当锰的含量比较高时,可以在一段处理后面再加一段处理过程。
如果同时除铁除锰,可以利用与上面除锰相似的工艺过程,只是用除铁除锰滤池代替除锰滤池。工艺系统的选择应该根据是否单纯除铁还是同时除铁除锰以及原水中铁和锰的含量等水质特点来确定。
15.当地下水含氟量超过1.0mg/L时,需要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答:当地下水中含氟量超过1.0mg/L时,需要采取除氟措施。
除氟的方法可以分为混凝沉淀法和吸附过滤法两类。混凝沉淀法是投入硫酸铝、氯化铝或者碱式氯化铝使氟化物产生沉淀;吸附过滤法,利用活性氧化铝或者磷酸三钙等进行吸附交换,其中,活性氧化铝吸附过滤法是比较觉的处理方法,含氟原水通过过滤,氟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生成难溶氟化物,然后去除。
16.什么是城市排水管网分流制?分流制分为几种,分流制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分流制:雨、污水各用专用管渠系统排放。分流制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半分流制两种情况。该系统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内,有利于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但初期雨水水质差,直接排入水体会造成受纳水体的水质变化。
17.城市污水处理方法按原理分可分为几类?每类处理方法利用什么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每类处理方法各列举两种方法(注:任举两种处理方法即可)。
答:城市污水处理方法,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类。
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的处理方法,如筛滤法、沉淀法等。
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分离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的处理方法,如中和、电解、氧化还原等法。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性、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的好氧氧化法和利用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厌氧还原法,如活性污泥法及厌氧消化法等。
18.简述城市污水处理的二级处理工艺。
答: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性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常采用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构筑物是处理流程中最主要的部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呈溶解性、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排放的要求,一般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有机污染物可达到排放标准,处理后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可降至20~30mg/L.二沉池的主要功能是去除生物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以污泥形式存在的生物脱落物或已经死亡的生物体。城市污水二级处理技术主要有常规活性污泥法、AB法、氧化沟法、SBR法和生物膜法。
19.为什么要进行污水的三级处理?三级处理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注:答出四个即可)?达到什么效果?
答:三级处理是在一级、二级处理后,用来进一步处理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处理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通过三级处理,BOD5能进一步降到5mg/L以下。
20.垃圾填埋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答:(1)为了使每天可接纳1000t左右的垃圾设计容量,对道路宽度和路面承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对周围路网交通有一定影响。
(2)大量垃圾的腐臭气味,会影响填埋场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居民的强烈意见,在选址时,这一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垃圾腐臭会随风飘送很远,如垃圾填埋场与旅游风景区、公园、寺庙、宾馆等人文景区较近,会使旅游人数锐减,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和旅游收入,将使旅游和经济发展受挫,经济损失的代价过于严重,对此影响不可轻视。
(4)垃圾填埋场使用期较长,它是一个处在被控制状态中的污染源。为保证人们饮水的安全,垃圾填埋场必须远离饮用水源。
(5)一般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很大,应尽量选用荒废地域和不占用农田,减少工程成本
苏州捷梯教育咨询热线:0512-66555771 咨询QQ:1294015820
更多课程请点击进入:https://www.ttpx.net/com/szjtjy/
【苏州市区校区】
地址(1):苏州市人民路1023号永霖大厦3楼
公交:公交(9、307、146、923、32、60、2、68、112)乐桥站下。
地址(2):苏州市人民路985号、937号(市图书馆正对面)
公交:公交 (38、931、40、89、308、321、200)市立医院本部站下
地址(3):苏州市人民路965号(市图书馆正对面)
公交:公交 (38、931、40、89、308、321、200)市立医院本部站下
地址(4):苏州市人民路1076号、1120号
公交:公交(1、101、102、103、8、502、309、5、933、游4路)饮马桥站下;
【苏州新区校区】
新区地址:新区滨河路1388号X2创意街区3号楼B栋6楼
公交:路线一:游3、31、33、308、321、325、328、415、622到金狮大厦下向北50米
路线二:2、30、35、38、39、40、51、68、69、89、303、304、308、312、317、321、
325、502、511到新城花园酒店下,沿滨河路向北100米
路线三:乘坐313路到水洲饭店下即到
【苏州园区校区】
园区地址:工业园区星海街200号星海国际广场7楼708室
公交:178, 307, 818 到都市花园南 下车
【苏州吴中区校区】
吴中地址:吴中区东吴南路388号吴中商城15楼
公交:线路一:1路区间,1路,3路,5路,43,52,55,58,58区间,62,63,325,503,513,522,550,932至吴中商城下车
线路二:66路,504,551至公交一路新村下车
【昆山校区】
昆山地址:昆山震川西路111号名仕大厦9楼(农工商超市旁)
公交: 1:106路 104路 5路 128路 108路公交路线到农工商站下车即到
【常熟校区】
常熟地址:常熟市书院街19号中环广场4楼404、420室
公交:2,5,7,8,9,109,104,105,110,116至书院街下
【张家港校区】
张家港地址:张家港市步行街142号展销大楼4楼整层
公交:线路一:5路东线、5路西线、6路、9路东线、9路西向、13路、20路、228路环线至长安中路图书馆站下;
线路二:11路东线、11路西线、19路、209路、226路至沙洲中路金海华站下。
苏州二级建造师|苏州二级建造师培训班|苏州二级建造师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