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上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总能听到家长边走边跟孩子提问:2+4等于几?1+5等于几?
小朋友掰着手指头算半天,嗫嚅着给出一个不自信的答案。
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家长硬生生让孩子记住计算结果就适得其反了。对于如何引导孩子思考,父母知道的并不多。
数感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18*5等于多少?
这道题大人一眼就能看出结果。但是你会不会灵活地使用乘法运算的本质,将算式变成更容易计算的20*5-2*5,或者9*10?如果用几种画图的方式把这道图的结果画出来呢?
斯坦福大学数学教育教授Jo Boaler发现长大后在数学学科上表现优异的孩子,他们从小与数学打交道的方式就表现出了创造性。这些孩子更强调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在数字与数字之间建立联系。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呢?
理解数字
》》有数有实物
3岁左右的孩子能流利唱数,但是他们并不理解数字的含义,唱数就背唱顺口溜。
3-4岁孩子逐渐理解实物与数字的对应关系,点数成为主要的数学主题,点数对孩子的手、口、脑协调程度有一定要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数一数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如果孩子知道最后一个数字就是这堆东西的数量,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比如数一数搭好的乐高积木:
p.s.孩子在学计数时,很容易受物体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的不同受到干扰,比如同样是5个积木,聚拢在一起VS松散地摆放,孩子会认为后者的数量更多。爸爸妈妈不要担心,这是很正常的表现。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守恒概念很好地解释了孩子的这种表现,这属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特点。
孩子认识数字之后就可以玩数字和物品一一对应的游戏。准备一些颜料和空白纸,在空白纸上写上数字,孩子在对应的数字下方滴上数量匹配的颜料点数,游戏简单,趣味性强,孩子们都对颜料有蜜汁热爱。具体写到几,就要根据孩子的计数能力而定喽!
小朋友掰着手指头算半天,嗫嚅着给出一个不自信的答案。
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家长硬生生让孩子记住计算结果就适得其反了。对于如何引导孩子思考,父母知道的并不多。
数感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18*5等于多少?
这道题大人一眼就能看出结果。但是你会不会灵活地使用乘法运算的本质,将算式变成更容易计算的20*5-2*5,或者9*10?如果用几种画图的方式把这道图的结果画出来呢?
斯坦福大学数学教育教授Jo Boaler发现长大后在数学学科上表现优异的孩子,他们从小与数学打交道的方式就表现出了创造性。这些孩子更强调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在数字与数字之间建立联系。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呢?
理解数字
》》有数有实物
3岁左右的孩子能流利唱数,但是他们并不理解数字的含义,唱数就背唱顺口溜。
3-4岁孩子逐渐理解实物与数字的对应关系,点数成为主要的数学主题,点数对孩子的手、口、脑协调程度有一定要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数一数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如果孩子知道最后一个数字就是这堆东西的数量,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比如数一数搭好的乐高积木:
p.s.孩子在学计数时,很容易受物体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的不同受到干扰,比如同样是5个积木,聚拢在一起VS松散地摆放,孩子会认为后者的数量更多。爸爸妈妈不要担心,这是很正常的表现。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守恒概念很好地解释了孩子的这种表现,这属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特点。
孩子认识数字之后就可以玩数字和物品一一对应的游戏。准备一些颜料和空白纸,在空白纸上写上数字,孩子在对应的数字下方滴上数量匹配的颜料点数,游戏简单,趣味性强,孩子们都对颜料有蜜汁热爱。具体写到几,就要根据孩子的计数能力而定喽!

南通五洲中心:南通市崇川区钟秀中路25号五洲国际广场2―016 (汉堡王二楼)
南通人民路金鹰中心:南通金鹰人民路106号三楼F3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