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纪初期,巴黎的烘焙师 Ladurée 发明一种方法来呈现马卡龙,利用三明治夹法将甜美的稠膏状馅料夹于传统的两个盖子层,成为新的小圆饼,再加上香料和色素的使用、湿度控制,使得马卡龙得到改良。
相较于更早之前的小圆饼的甜、干、易碎的特性,新的圆饼具备外壳酥脆的口感,内部却湿润、柔软而略带黏性,改革后的马卡龙直径大约为3.5-4厘米之间。
法式马卡龙&意式马卡龙:
法式马卡龙涉及的制作步骤和工具都相对简单,所谓的"aged"蛋白就是在冰箱里放置超过12个小时的鸡蛋蛋白,这样做为了使蛋白失去弹性,更易打到soft peak的状态而不会过于颗粒化;
意式马卡龙就略微复杂,它使用糖浆打发蛋清,这会比较困难,但打发后的蛋白霜会更加稳定,不过,并不需要长时间放置的蛋白。
马卡龙最佳的品尝期是第二天,放冰箱里冷藏24小时左右,中间夹馅的水份稍为渗透到饼壳中,饼层外壳吹弹可破般的易碎,饼层中间湿润甜腻,到了中间的馅,很多馅口感中会加入酸或苦味来平衡口感。
但是,如果放久了,因为馅料通常都是含水份的,所以饼皮就就慢慢吸收,几天后表皮也就不酥脆了,没有外酥内软的口感了,但是也还是能吃的。只不过可能就比较难吃了而已。接下来,就来自己试试吧!
制作材料:
蛋白55g,蛋白粉1g,白砂糖25g,糖粉90g,杏仁粉50g,红色色素适量,覆盆子果粒5g。
制作过程:
1、将糖粉,杏仁粉过筛混合备用。
2、蛋白,蛋白粉放入盆中,高速搅拌至发泡。
3、然后在步骤2中分次加入白砂糖。
4、继续将步骤3搅拌至蛋白霜充分发泡成尖峰状。
5、将1倒入步骤4中用刮刀轻轻混合,加入覆盆子果粒和适量红色色素,面糊成柔软,松绵的状态。
6、以压拌式混合面糊,直至面糊呈黏稠,细滑又有光泽的状态。
7、将面糊装入装有直径1cm圆形裱花嘴的裱花袋中,均匀挤在铺有高温布的烤盘内,呈圆形。
8、入炉,以170/120℃烘烤约10分钟,待裙边出现后,将温度改至120/170℃约烤8分钟。
9、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