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们,你是否注意到了当宝宝学唱一首儿歌时,他们会手舞足蹈的。其实手舞足蹈”这个词,对孩子来说真的很形象,很直观。孩子感知音乐的“手舞足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坐不住”“不稳重”等等,那是孩子在用生命体验音乐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动作已经调动了孩子的情感体验,他们的愉悦、开心、兴奋等等,体会音乐中的那种震撼。很多孩子节奏不好是因为感统能力差,导致能听到节奏,但是身体协调跟不上。
音乐能够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时期,是由再造想象逐步自创造想象发展的时期。据此,人们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多方设法,身体力行。我们都知道在音乐教育中节奏感的培养应该是基础,那么如何感知节奏感呢?下面的几个感统训练方法或许有所启示。
用拍手来感知
妈妈带着宝宝一起听音乐也好,儿歌也好,可以用拍手的动作来示范引导宝宝,让宝宝在倾听的过程中使得动作与节奏合拍,或许宝宝开始还不能很合拍,没有关系,在您的引导下,他已经慢慢学会了用拍手的动作来表达节奏,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用跺脚来感知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当妈妈用拍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时,是否考虑过用脚呢,当然用脚感知节奏比用手要困难一些,因为用脚感知节奏时,对身体的协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当宝宝小时,可以让宝宝的小脚踩在家长的脚上,用家长的动作和节奏来带动孩子,促进宝宝的感知,等宝宝的身体协调性增强时,家长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式来感知和体验,双脚感知、双脚交叉感知、手和脚一起配合等等。
用摇头来感知
每个孩子都有关于音乐本能,孩子会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去感知节奏,这是他们的学习方式,其实大人在感知节奏时,也会时不时的用摇头,摆头的方式来感知节奏,这是较初的感知节奏的方式,是大人和孩子生命体验中都需要的。所以父母尽量不要加以制止,给他们感知的空间。
用身体扭动来感知
有些孩子听到音乐时,就会扭来扭去,整个身体都在感知着节奏,这就是一种本能的缪斯,或许您会觉得孩子并没有和节奏合拍,没有关系,音乐较大的价值在于情感的调动,而不是技巧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和孩子一起扭动起来,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陪伴,妈妈的爱,就自然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以上就是金色雨林感统训练相关分享了,大家学的怎么样呢?这些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也适合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对于孩子的训练,要有耐心,逐渐的增加难度,才能起到训练效果。感统训练机构则有专业的老师、系统的训练方案及专业的训练方法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更多感统课程请点击:无锡儿童感统综合训练
机构简介
金色雨林相信,每个孩子都具备自主学习,自信成长的能力
金色雨林创始人林薇女士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荷兰莱顿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张雨青教授于1994年开始研究儿童学习能力,同年创办北京雨林学习能力研究开发中心;并于1999年,成立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2014年,北京金色雨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金色雨林隶属于东方加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长久以来,金色雨林致力于为3-14岁的儿童提供学习能力培养。 在长期的实践中金色雨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学习能力训练体系“个性化教育方案”( Individual Educational Program, 简称 “IEP”) 。 通过测评系统,判明孩子的学习能力状况,采用针对性的学习能力训练方案,并辅以家庭教育咨询,心理素质辅导,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
目前,金色雨林依托北京、成都、厦门三大运营中心,在全国28个省,115个城市,拥有224家中心(截止2019年10月签约数据)。让在金色雨林的孩子能够自主学习,自信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校区地址
无锡市梁溪区稻香路18-10号(锡师附小阳光校区对面)
无锡市梁溪区中山路618号茂业天地亿百店六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