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我们肯定学生潜能开发的可能性,才会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教师应该能看到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不仅中高年级学生有,低年级小学生身上也有;不仅优等生能培养,就是后进生也同样可能发展。
一年级小学生能注视图文并茂的投影,在教师循循善诱下,自由想象,把形象的事物转化为数学问题,独立地编出各种不同的1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这就是“创新”意识的初步萌发。表面上“分数”低的学生能力不一定就差,所谓“差生”并非“智力低下”,也不是没有“创新”意识。显然衡量学生成绩的尺度,不仅是考试等级,还有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
鼓励学生敢于各抒己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一言堂”、“家长制”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更不利于灵感的触动。作为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既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又要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同学、教材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判。因此教学中要多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给予鼓励,对错误的看法要及时纠正,对不完善的提议要引导补充。
有位教师出示是非题:“自然数和0就是整数。”有学生看到教材中指出“整数包括自然数和0”,当即判对。此时,教师“冷处理”,首先表扬他自觉阅读课本的习惯,然后启发说,“书上这样讲自有道理,大家再想想,看谁能说出理由来!”通过激烈的争辩,有学生顿悟:“整数是不是不只包括0和所有的自然数?”这样,就很自然地超越教材原有知识范围,为以后的学习作了有意孕伏。

联系QQ:1294015820
盐城市城南新区解放南路266号凤凰汇商业街区(聚龙中心) 3F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