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特点:
1. 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 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 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 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
,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5. 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6.节能环保
装配式的行业应用及执业范围
装配式工程师可以帮助设计院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水平,更容易承接设计项目;
可以帮助建筑咨询公司提高装配式建筑技术改造、提升大型工程咨询水平;
对于房地产企业,增加装配式建筑技术人员,可以获得国家补贴。
对于建筑装饰装修公司,可以按照装配式建筑标准装修宜居住宅;
对于建筑监理企业,能够掌握装配式建筑质量检测技术;
对于工程造价企业,可以更好掌握装配式建筑造价定额标注。
政策解读
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建造
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
面积的比例达到30%。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广普及智能化应用,完善智能化系统运
行维护机制,实现建筑舒适安全、节能高效。
l 加快培养建筑人才。积极培育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民族自信的建筑师队伍。健全建筑业职业技能标
准体系,全面实施建筑业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发展一批建筑工人技能鉴定机构,开展建
筑工人技能评价工作。通过制定施工现场技能工人基本配备标准、发布各个技能等级和工种的人
工成本信息等方式,引导企业将工资分配向关键技术技能岗位倾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
素质建筑工人,到2020年建筑业中级工技能水平以上的建筑工人数量达到300万,2025年达到
1000万。
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
,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鼓励各地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
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实现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
l 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
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
用。
l 建立适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建
筑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装修、运行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
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开展装配式建筑人才和产业队伍专题研究,摸清行业人才基数及需求规模,制定装配式建筑人才
培育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建立有利于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机制。
l 加快培养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包括行业管理人才、企业领军人才、专业
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开展装配式建筑工人技能评价,引导装配式建筑相关
企业培养自有专业人才队伍,促进建筑业农民工转化为技术工人。促进建筑劳务企业转型创新发
展,建设专业化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工人队伍。
l 依托相关的院校、骨干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和公共实训基地,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建立若
干装配式建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在建筑行业相关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中增加装配式建筑相关内
容。推动装配式建筑
补贴详情
北京市
2019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
到30%以上。
补助
对于实施范围内的预制率达到50%以上、装配率达到70%以上的非政府投资项目予以财政奖励;对于未在实施范围的
非政府投资项目,凡自愿采用装配式建筑并符合实施标准的,按增量成本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奖励,同时给予实施
项目不超过3%的面积奖励;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等。
3类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一是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的新建建筑。
二是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城六区和通州区地上建筑规模5万平方米(含)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
三是在其他区取得地上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含)以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商品房开发项目。
上海市
以土地源头实行“两个强制比率”(装配式建筑面积比率和新建装配式建筑单体项目的预制装配率),即2015 年在供
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采用装
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2017年起外环以外在50%基础上逐年增加。
补助
对总建筑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且预制装配率达到45%及以上的装配式住宅项目,每平方米补贴100 元,单个
项目较高补贴1000 万元;对自愿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装配式建筑外墙采用预制夹心
保温墙体的,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
四川省
到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30%,装配率达到30%以上,新建住宅全装修达到50%;
到2025年,装配率达到5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40%,新建住宅全装修达到70%。
补助
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安排科研经费;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容积率奖励等。
1类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桥梁、铁路、道路、综合管廊、隧道、市政工程等建设中,除须现浇外全部采用预制装配式。
江苏省
到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将达到30%以上。
补助
项目建设单位可申报示范工程,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三类,每个示范工程项目
补助金额约150~25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可申报保障性住房项目,按照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
混凝土结构单体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40%,钢结构、木结构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50%,按建筑
面积每平方米奖励300元,单个项目补助较高不超过1800万元/个。
广东省
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其中,珠三角城市群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
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比例达到15%以上,
全省其他地区比例达到10%以上;到2025年,珠三角城市群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
35%以上,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比例达到30%以上,全省其他地区
比例达到20%以上。
补助
在市建筑节能发展资金中重点扶持装配式建筑和BIM应用,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给予资助,单项资
助额较高部超过200万元。
浙江省
到2020年,浙江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达到30%
补助
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装配式建筑的商品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较高可上浮20%;对于装配式建筑
项目,施工企业缴纳的质量保证金以合同总价扣除预制构件总价作为基数乘以2%费率计取,建设
单位缴纳的住宅物业保修金以物业建筑安装总造价扣除预制构件总价作为基数乘以2%费率计取;容
积率奖励等。
1类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2019年10月1日起,全省各市、县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
交付。
湖北省
到2020年,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襄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
达到2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恩施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达到15%以上。到2025年,全省装
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
2类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一是自2017年7月1日起,全省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实施装配式建筑全装修。
二是到2020年,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新建住宅全面实现住宅全装修。
山东省
2019年,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左右;到2020年,济南、青岛装配式建筑占
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和县(市)分别达到25%、15%以上;到2025年,全省装
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
补助
购房者金融政策优惠;容积率奖励;质量保证金项目可扣除预制构件价值部分、农民工工资、履约保
证金可减半征收等。
2类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一是全省设区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项目;
湖南省
到2020年,全省市州中心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补助
财政奖补;纳入工程审批绿色通道;容积率奖励;税费优惠;优先办理商品房预售;优化工程招投标程序
等。
3类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一是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科研、办公、酒店、综合楼、工业厂房等建筑;
二是适合于工厂预制的城市地铁管片、地下综合管廊、城市道路和园林绿化的辅助设施等市政公用
设施工程;
三是长沙市区二环线以内、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以及其他市州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社会资本投
资的适合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
河北省
到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5年,全省装配式建筑面积
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
补助
优先保障用地;容积率奖励;退还墙改基金和散装水泥基金;增值税即征即退50%等。
1类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从2017年开始,政府投资的医院、敬老院、学校、幼儿园和场馆等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装配式建
筑。
报考条件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参加培训并获得一定的培训学时,可以申请参加全国BIM应用工程师
专业技术考试:
考试科目
2020年招生简章
优路教育品牌主要从事工程、财经、教师行业准入类职业(执业)资格认证培训业务、专本科学历继续教育业务。包括:建设工程类执业资格考前培训,如建造师、消防工程师、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安全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师等认证培训;财经类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如中级经济师、中级会计师、银行招考、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等认证培训;教师类资格考试培训,如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特岗教师考试等。
优路教育采用线下面授和线上网络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凭借科学的课程体系、专业的教研团队、强大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服务团队及个性化的服务体系,每年帮助数万名考生顺利通过了考试。
地址:
南京分校鼓楼校区: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山西路8号金山大厦A座3105室
南京分校江宁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胜太东路8号同曦鸣城A8-5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