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我要学和要我学两种结果是有很大差别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更应教给他们阅读方法,使其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首先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其次,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对抽象思维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加以辅助,而语文教材中插图丰富,画面形象、鲜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课上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应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用心读课文,学生只有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才能积极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坦率真诚地面对学生,信任与鼓励多于指责,允许学生犯错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全盘否定,而是鼓励学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逐步明确正确的答案。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有阅读的兴趣与欲望。

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时,还需要注意要求学生们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不能有口无心地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师就要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探究,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集中精神,思考问题。开始训练时,可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读,学生明白了读课文时思考什么,思维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老师所提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要有层次性,对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让他们回答不同的问题。四 、要多读课外书。 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也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从阅读内容来说,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而且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课外读物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比如,低年级要选择推荐寓言故事、短篇童话之类的书籍,如童话作品《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积累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此外,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生发兴趣。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成才的故事,如《爱因斯坦传》。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向其推荐英雄保家卫国,具有战斗场面的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机构介绍:
金色雨林创始人林薇女士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荷兰莱顿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张雨青教授于1994年开始研究儿童学习能力,同年创办北京雨林学习能力研究开发中心;并于1999年,成立北京金色雨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2014年,北京金色雨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金色雨林隶属于东方加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长久以来,金色雨林致力于为3-14岁的儿童提供学习能力培养。 在长期的实践中金色雨林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学习能力训练体系“个性化教育方案”( Individual Educational Program, 简称 “IEP”) 。 通过测评系统,判明孩子的学习能力状况,采用针对性的学习能力训练方案,并辅以家庭教育咨询,心理素质辅导,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埃德蒙顿路38号凯德广场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