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培训网!阳泉[切换城市] 登录 注册
首页 发布课程 机构平台 手机浏览

手机扫一扫

咨询热线

400-0808-102

十万经纪的楼市狂想

来源:天天培训网  作者:天天培训网   2013-04-18 阅读:468

    至2012年,链家全北京地产经纪门店大概4500-5000家,成交额超过1100亿元,佣金达到33.15亿元,店均效益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链家以六分之一的店面、三分之一的经纪人数,获得了50%左右的目标市场份额。二手房经纪“一哥”是如何炼成的呢?

    

    

    阳春三月的北京,二手房地产交易市场火爆异常,地产经纪们欢乐地忙碌着。

    刘嘉及其团队就是其中的幸运儿。刘嘉2011年4月加入链家地产,现为北京朝外片区的区域经理,领导着4家店面、近80人的经纪团队。

    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24小时开机,无周末无休息日,3月,刘嘉一直维持着满负荷的工作状态,“白加黑”、“5+2”的付出带来“日进斗金”,团队成交了60套二手房,若以每套350万元的均价计,交易额约2.1亿元,链家佣金为总价款2.7%,刘嘉团队一月创造了超过550万元的“业绩”。

    或许,刘嘉应该感谢3月初的房产新政“国五条”。交易成本预期增加,市场出现了“抢搭政策末班车”恐慌现象。据北京住建委网站公布的数据,3月,北京全市二手住宅网签总量达43870套,实际成交约2.7万套,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新高。在3月,链家地产在北京成交9000套左右,若以每套房300万元均价计,链家地产单月交易额超过270亿元,大约等于绿城中国或者雅居乐地产一年的营业额,佣金总额超过7亿元。

    如果说北京是全国房价上涨的风暴中心,那么,链家地产则恰处于“风暴眼”的位置。

    在北京,链家地产是一道无处不在的风景。在北京725平方公里的城区,链家布下了830家门店、超过了1.6万名经纪(含租赁经纪),几乎涵盖所有住宅小区和楼盘。从2008年起,链家稳居北京二手房交易量的榜首,且市场份额不断增长,在其目标市场(扣除远郊县住宅以及城区写字楼、工业地产等非住宅类交易,其目标市场约占北京不动产交易的78%),链家的市场份额从2010年30%、2011年38%升至2012年的47%,今年预计将超过五成。

    由于北京主城区新盘供应量日渐萎缩,无论购房或者租赁,但凡在首都求一安居之所,链家几乎是一家绕不开的公司。不远的未来,只要身在中国任何一个一二线城市,链家或许就会在身边。

    最痛恨的价值观

    北京二手房交易市场从1998年开始起步,2001年形成有规模的交易量,那一年11月,来自西北的“北漂”左晖亲历了地产经纪的诸多黑暗后,在北京朝阳区甜水园社区开了第一家门店。

    链家的诞生正逢其时。

    “2001年到2005年,北京市场新房交易量大体从10万套增长到20万套,此后又逐步回落到2010年的10万套左右,新房供应量在2005年达到顶点后,二手房交易量开始迅速攀升,2005年到2007年,北京市的二手房成交量从3万套增加到7万套。”北京链家经纪管理中心高级经理谢永春说。

    从2001年成立到2005年,从1家店到20家店,链家用了整整5年;2005年到2007年的机会窗口,链家乘势而上,果断开店,店面从20家增加到近300家,成交量从2005年的1500套左右增长到15000套,增长10倍,一举奠定了链家的江湖地位。

    

    “我最痛恨的价值观就是小富即安。”左晖曾如是表示。

    过往10年,调控政策迭出,每一次调控政策,二手房市场总是呈现“政策—观望—低迷—平稳”的波状往复循环,成交量“上蹿下跳”。然而,每一轮调控周期,左晖总是坚持做多,结果踏准了节奏,尤其在2005年、2008年二手房交易萎缩时,中介公司普遍收缩战线,关闭门店大幅裁员,链家却选择逆势做多。

    “2005年,政府出台营业税,我们自己吓一跳,但是坚持对市场的乐观判断,果断开店,两年时间就甩开了多数竞争对手。”谢永春说。2008年的地产经纪关店潮凶猛,全北京二手住宅市场月交易量曾经只有3000套,情况危急,链家所有高管不得不亲自去一线管业务,帮经纪人开单。即便如此,链家没有仓促关店,更多的是将对手腾挪出来的好店铺盘下来,进行存量优化。

    “因为链家运营的整体盘子较大,承受力较强,市场萧条期我们倾向于观察,谨慎行动,调整节奏慢于同行,”谢永春说,“但是当市场启动的时候,链家的开店速度则快过同行。”当2009年市场快速启动,链家店面不到两年间又从300家迅速增加到600家。

    《21CBR》记者曾经亲眼目睹链家开店的高效。3月初的一天,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成寿寺站附近一个闲置的店铺,记者首次看到链家的招聘启事;第二天,店招、电脑、桌椅等办公设施全部到位,已有经纪忙碌;第三天,该片区链家所有的房源信息全部公示,已正式营业。在离这家新店不到500米处,就经营着一家链家门店。

    2010年,北京链家成交二手房4万套,交易额约800亿元,佣金达到20亿元左右,至2012年,链家成交量3.2万套左右,成交额超过1100亿元,佣金达到33.15亿元。

    然而,规模不是链家故事的全部。左晖尤其在意效率指标,“链家的规模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店均效益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全北京地产经纪门店大概4500-5000家,从业的经纪在5万人左右,链家以六分之一的店面、三分之一的经纪人数,获得了50%左右的目标市场份额。

    那么,二手房经纪“一哥”是如何炼成的呢?

    “洗盘”的骚扰

    二手房经纪的核心工作,看似简单,无非是找房源、找买房人,然后促成交易。其中,房源是经纪生意的核心资源。

    现在,多数业主依然选择多家经纪公司为其服务,此类房源在链家的系统中被定义为“共享”。除了业主委托的“共享”房源,“开拓”新房源是经纪人入行的基础能力,有效资源往往靠经纪一步一步从所管辖的楼盘中跑出来。但凡开拓一个新房源,即便由同事带领客户完成交易,经纪都能得到10%-40%的佣金分成。

    买家在市场上一定难觅非中介的房源——经纪一定想方设法收拢下来,而业主也经常收到经纪的骚扰电话——但凡业主一丝念想,必有经纪电话的时时回响。过去很长时间,电话销售是重要的找房源方式和“破单”渠道。在行业内有一种说法叫“洗盘”,即经纪人将整个小区业主的电话通打一次,通常成功概率较小,但是新手依然经常尝试。

上一页1234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qq:895240345 .

相关新闻

    更多推荐新闻
    更多最新新闻